上一讲,我讲了 MySQL 的索引原理与优化问题,今天我带你继续学习 MySQL 的事务隔离级别和锁的机制,MySQL 的事务和锁是并发控制最基本的手段,在面试中,它们与 09 讲的索引一样,同样是 MySQL 重要的考察点。
MySQL 的事务隔离级别(Isolation Level),是指:当多个线程操作数据库时,数据库要负责隔离操作,来保证各个线程在获取数据时的准确性。它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,按隔离水平高低排序,读未提交 < 读已提交 < 可重复度 < 串行化。
MySQL 隔离级别
至于数据库锁,分为悲观锁和乐观锁,“悲观锁”认为数据出现冲突的可能性很大,“乐观锁”认为数据出现冲突的可能性不大。那悲观锁和乐观锁在基于 MySQL 数据库的应用开发中,是如何实现的呢?
如果面试官想深挖候选人对数据库内部机制的掌握程度,切入点一般是 MySQL 的事务和锁机制。接下来,我就从初中级研发工程师的角度出发,从概念到实践,带你掌握“MySQL 事务和锁机制”的高频考点:
脏读: 读到了未提交事务的数据。
事务并发时的“脏读”现象
假设有 A 和 B 两个事务,在并发情况下,事务 A 先开始读取商品数据表中的数据,然后再执行更新操作,如果此时事务 A 还没有提交更新操作,但恰好事务 B 开始,然后也需要读取商品数据,此时事务 B 查询得到的是刚才事务 A 更新后的数据。
如果接下来事务 A 触发了回滚,那么事务 B 刚才读到的数据就是过时的数据,这种现象就是脏读。
“脏读”面试关注点:
不可重复读: 事务 A 先读取一条数据,然后执行逻辑的过程中,事务 B 更新了这条数据,事务 A 再读取时,发现数据不匹配,这个现象就是“不可重复读”。
事务并发时的“不可重复读”现象
“不可重复读”面试关注点:
幻读: 在一个事务内,同一条查询语句在不同时间段执行,得到不同的结果集。
事务并发时的“幻读”现象
事务 A 读了一次商品表,得到最后的 ID 是 3,事务 B 也同样读了一次,得到最后 ID 也是 3。接下来事务 A 先插入了一行,然后读了一下最新的 ID 是 4,刚好是前面 ID 3 加上 1,然后事务 B 也插入了一行,接着读了一下最新的 ID 发现是 5,而不是 3 加 1。
这时,你发现在使用 ID 做判断或做关键数据时,就会出现问题,这种现象就像是让事务 B 产生了幻觉一样,读取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数据,所以叫幻读。当然,不仅仅是新增,删除、修改数据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。
“幻读”面试关注点:
除了事务隔离级别,很多同学在面试时,经常会被面试官直奔主题地问:“谈谈你对死锁的理解”。要回答这样开放的问题,你就要在脑海中梳理出系统化的回答思路:死锁是如何产生的,如何避免死锁。
死锁一般发生在多线程(两个或两个以上)执行的过程中。因为争夺资源造成线程之间相互等待,这种情况就产生了死锁。我在 06 讲也提到了死锁,但是并没有讲它产生的原因以及怎么避免,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部分内容。
线程死锁
比如你有资源 1 和 2,以及线程 A 和 B,当线程 A 在已经获取到资源 1 的情况下,期望获取线程 B 持有的资源 2。与此同时,线程 B 在已经获取到资源 2 的情况下,期望获取现场 A 持有的资源 1。
那么线程 A 和线程 B 就处理了相互等待的死锁状态,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,线程 A 和线程 B 就会一直处于相互等待的状态,从而不能处理其他的请求。
死锁产生的四个必要条件。
互斥条件
互斥: 多个线程不能同时使用一个资源。比如线程 A 已经持有的资源,不能再同时被线程 B 持有。如果线程 B 请求获取线程 A 已经占有的资源,那线程 B 只能等待这个资源被线程 A 释放。
持有并等待
持有并等待: 当线程 A 已经持有了资源 1,又提出申请资源 2,但是资源 2 已经被线程 C 占用,所以线程 A 就会处于等待状态,但它在等待资源 2 的同时并不会释放自己已经获取的资源 1。
不可剥夺条件
不可剥夺: 线程 A 获取到资源 1 之后,在自己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其他线程(比如线程 B)抢占使用。如果线程 B 也想使用资源 1,只能在线程 A 使用完后,主动释放后再获取。
循环等待
循环等待: 发生死锁时,必然会存在一个线程,也就是资源的环形链。比如线程 A 已经获取了资源 1,但同时又请求获取资源 2。线程 B 已经获取了资源 2,但同时又请求获取资源 1,这就会形成一个线程和资源请求等待的环形图。
死锁只有同时满足互斥、持有并等待、不可剥夺、循环等待时才会发生。并发场景下一旦死锁,一般没有特别好的方法,很多时候只能重启应用。因此,最好是规避死锁,那么具体怎么做呢?答案是:至少破坏其中一个条件(互斥必须满足,你可以从其他三个条件出发)。
我们花了两讲的时间,把 MySQL 数据库面试中的高频问题熟悉了一遍,但是如果从数据库领域应用开发者角度出发,至少还需要掌握以下几部分内容。
当然在准备面试时我并不建议你找一堆书闷头苦读,还是要从实际工作中,从使用数据库出发,并结合实践,完善和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,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,我们下一讲见。